舊文獻重溫–我來山的經過

我在道教中久聞道風山之名,心嚮往想來,今年在上海時,遇到一位朋友給我一本道風山小刊物,使我對於道風山更進一步的認識,來山的心益堅。

有一天在碼頭上見有往香港的船,我就買了一張票,次日(六月一日)上船,至午開船,二日至大洋之中,遠觀碧波滾滾,就想起除慾制心的二句話:「如在海洋觀宏水,彌漫六合似汪洋」。真是秋水一塵不染,萬念俱泯,我就凝神默想,覺身雖坐在船上,心卻遊於太虛,無罣無碍,十分自在快愉啊!

五號到了香港,下船後看見南方風俗景緻與北方不同,聽見言語也不同,忽見一位先生同一位老嫗在我身邊,我寫了「新界沙田」四個字問他,碰巧他也是到沙田,於是登木舟至九龍上岸,乘火車至沙田,那人說:「你從這下去再問便知」,我與那人一握而別,至車站又寫「道風山」三個字問站上人,他往北一指,口中也說了許多話我就不懂了,我就向他所指的綄蜒小路登山,至半山聞鐘聲悠揚,將近山巔,北望煥然另是一個世外桃源的境界。松花摩頂,野花馨香,道風吹去腦中無限塊壘,逸神慢步進行,忽然似一位天使的少年迎面而來,問:「先生從何處來?」於是引我見艾博士。在會客室少談,這日正是

禮拜日,不久就做禮拜,有唱詩,禱告,讀經等等,儀式莊嚴恭敬。並聽艾牧師講道,大意是:「耶穌本名為『道』,道與上帝同在,道成肉身,住在人間,克己犧牲為眾生贖罪,釘在十字架上,是世界的救主,人若信仰他即可以救己救人,做上帝兒女的福分等等。」,詳細的,我記不清楚了,講時旁徵博引,極令人受感動,我對於這樣的演說,永不能忘記了。

禮拜畢,有劉君引導參觀一切,最後到了一個近上帝之鄉的地方,就是每禮拜六懺悔靜坐之地,名叫蓮花洞,洞門有「淨室」二字,一見就有入清淨境界之觀念。入內曲拆小巷,豁然開了一個天地,是蓮花洞了,在這裡可以悟到如道經云:「致虛極守掙篤」佛經云:「本來無一物」的境界。

以後我就在山中住下,在道學班研究各宗教的奧義,並英文國學等課程,那山中生活的趣味,不記了。

截自:《道風期刊》,1934年6月,第1期,頁87。

傅道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