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風花語——複羽葉欒樹

複羽葉欒樹

Koelreuteria bipinnata
Golden Rain Tree

名稱:複羽葉欒樹
別名:黃金雨樹、國慶花、燈籠樹
科屬:無患子科欒樹屬
原產:中國南至西南部
習性:落葉喬木
花期:7至9月,果期8至10月
特徵:二回羽狀複葉,葉柄基部隆起,小葉互生
生態:是理想的林及觀賞樹
其他:花、葉可作染料
賞樹:道風山墓園低地
(需注意墓園守則,勿踐踏墳面及妨擾掃墓人士)

複羽葉欒樹的適應力強、生長不僅穩健快速,還耐寒、耐旱和耐鹽,也能輕鬆應對城市環境的各種挑戰。本樹具有頗高的觀賞價值,近年多種於公園及海濱長廊,是城市綠化及初秋不可錯過的觀賞樹之一。

每年夏末,大型而密集的圓錐狀花序已在樹冠生成,盛花期恰逢在10月前,金黃燦爛的花海彷如在迎接國慶節日,因而被稱為「國慶花」或「國慶樹」。期後萬千花瓣隨風飄落,故英語名稱為「黃金雨樹」。此外,花朵可作黃色天然染料,而綠色葉片與白布料一起煮沸,可將布材染變成黑色,故也有「烏葉子樹」的俗稱。花落後結出外形似楊桃或小燈籠的皮質蒴果,果中空,內含黑色種子。初期蒴果為粉紅色,成熟至乾燥後轉為紅色及紅褐色,遠看像小燈籠掛滿在枝頭,因而亦被稱「燈籠樹」。

複羽葉欒樹苦楝在幼樹時期極為相似,未成熟開花判斷表徵不太明顯,其中較可靠的識別特徵在羽狀複葉的小葉排列方式:複羽葉欒樹的小葉多為互生,偶爾對生;苦楝則為對生。有關此樹詳盡的資訊及圖片,可參閲香港發展局提供的二維條碼樹木標籤

道風山墓園內的複羽葉欒樹,估計屬早前園藝設計師計劃種植的一部分,唯在本年初發現時已被多次截頂,推測與樹下金露花被強行修剪至同一高度所致,當時樹幹切口上已長出了少量新枝,至秋季短短數月新枝連樹幹已生長近兩米高了。為識別小樹順利成長開花進一步確定身分,目前已在枝上掛上標籤,顯示為現時經目測判斷的名稱「複羽葉欒樹」。

資料鳴謝:
柴娃娃植物網
香港發展局 – 綠化、園境及樹木管理組

回應

基督恩典如花朵般綻放,帶來最終的確證,讓信徒從混沌中彰顯神所賜予的獨特身份。